|
8樓

樓主 |
發(fā)表于 2009-9-21 09:32:24
|
只看該作者
引用自葉赫娜蘭-孤城 發(fā)表于 2009-9-21 08:48的內容 
1,菌株構建好沒有,目前表達量多少?可以進入優(yōu)化程序了嗎?
2,菌株穩(wěn)定性如何?使用整合到基因組還是質粒?
3,誘導機制?
4,用大腸桿菌?是包涵體嗎?如不是,似乎用酵母表達更合理些。
5,這個短肽是什么?
1. 菌株構建好了的,目前實驗室表達量是12g/L。目的蛋白占總蛋白的40%左右。
2. 實驗室發(fā)酵菌株穩(wěn)定性達到要求,Gn多聚體核苷酸序列是克隆到pET2a質粒上的。
3. 這個不懂。。。。。原文寫下來吧:將pR-12Gn多聚體核苷酸序列克隆到pET32a質粒上,獲得原核表達載體pET-12Gn,轉化大腸桿菌BL21(DE3),經陽性克隆檢測并測序證明序列正確后,在IPTG誘導下進行蛋白表達。
4. 這個我也不是很清楚,是別人實驗室提供的數(shù)據(jù)。。。。他們貌似選過不少菌種,最后選擇大腸桿菌做母體。(根據(jù)大腸桿菌偏愛合成含特異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酶切點的Gly-Gln二肽核苷酸序列Gn,并克隆至pRSET A質粒中,采用串聯(lián)重復策略獲得pR-12Gn重組質粒。)
5. 這個短肽是Gly-Gln二肽,不是直接表達,在菌體獲取聚合蛋白,經酶切后獲取小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