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房仔豬腹瀉是集約化豬場常見疾病,也是較為復雜的疾病,其病因多種多樣。如何控制它,是養(yǎng)豬業(yè)必須要解決的問題。1產房仔豬腹瀉的原因
1.1母豬對仔豬的影響
1.1.1仔豬缺乏先天性免疫力,通常是通過吮吸母豬初乳來獲得免疫力。如果母乳抗體低下,仔豬得不到足夠的免疫抵抗能力,就易受外來病原感染而發(fā)病,腹瀉是常見的。
1.1.2母豬因健康狀況差(不吃料、厭食)或發(fā)病,奶水過稀甚至無奶;母豬的飲水或飼料(發(fā)霉變質)不干凈等。仔豬吃此乳后,通常會腹瀉。
1.2氣候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 ’
1.2.1初生仔豬周圍環(huán)境的溫度必須保持在30℃以上,以后每周可降低2℃。由于仔豬調節(jié)體溫機能尚不健全,過度寒冷(冬春季節(jié))影響其新陳代謝,因而會受外來病原入侵而常引發(fā)腹瀉。所以要注重保溫以仔豬睡覺時不扎堆、皮膚紅潤、安靜舒適為宜,如發(fā)現(xiàn)仔豬扎堆發(fā)抖、尖叫,證明需保溫,否則會導致仔豬發(fā)病,腹瀉就是其中一種。
1.2.2產房濕度過大或陰雨連綿、衛(wèi)生條件差、天氣突變,常會引起仔豬腹瀉。仔豬日齡小,不能抵抗大的氣候、環(huán)境應激,必須嚴加護理,像呵護嬰兒一樣照顧,不能太冷、太熱或衛(wèi)生太差等。
1.3細菌性病原的影響
1.3.1仔豬黃痢又稱早發(fā)性大腸桿菌病,主要發(fā)生于l周齡內尤其是l~3日齡左右的仔豬,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產房衛(wèi)生條件差、母豬抗體水平低(頭胎母豬需注意),會促使本病發(fā)生和流行。以排出黃色或黃白色、內含凝乳小片的稀便為特征,患病仔豬最后排糞失禁、脫水消瘦、衰竭死亡。
1.3.2仔豬白痢又稱遲發(fā)性大腸桿菌病,常發(fā)生于 10~30日齡仔豬,以排出灰白色、有腥臭味的糊狀稀便為特征。幾乎每個豬場都可發(fā)生,病死率較低。衛(wèi)生條件好的產房,仔豬吃到母源抗體水平高的乳汁,發(fā)病少,就算發(fā)病,時間很短就得到控制。
1.3.3仔豬紅痢又稱豬梭菌性腸炎,主要侵害1~3日齡仔豬,1周齡以上仔豬很少發(fā)病。病程急而短,死亡率高。以排出紅色、內含壞死組織碎片、惡臭、常帶有小氣泡的糞便為特征。
1.4病毒性病原的影響
1.4.1豬輪狀病毒病早春和晚冬季節(jié)多發(fā),以10~20日齡仔豬易感,多為散發(fā)。仔豬表現(xiàn)為嘔吐,腹瀉,糞便黃白色或黑色、呈水樣或糊狀。常因繼發(fā)大腸桿菌病,致使病程加重、死亡率升高。
1.4.2豬傳染性胃腸炎 主要發(fā)生于冬春寒冷季節(jié),各種年齡豬均可感染發(fā)病,2周齡內仔豬感染后死亡率最高,呈地方性流行。臨產前或產后1~2天母豬感染此病后,常因母乳帶毒或無乳及乳汁減少,仔豬饑餓、拉稀、脫水,死亡更為嚴重;母豬抵抗力強或產仔1周后感染此病,仔豬死亡率可降低。仔豬嘔吐,以排出黃色或黃白色、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塊、惡臭、水樣糞便為重要特征,最后脫水衰竭死亡。
1.4.3豬流行性腹瀉發(fā)生于冬末春初的寒冷季節(jié),以11月份至翌年3月份間多發(fā),夏季偶爾會發(fā)生。各階段豬在短時間內同時發(fā)生腹瀉。與傳染性胃腸炎相比,傳播速度較為緩和,1周齡內仔豬死亡率較低。
1.4.4仔豬發(fā)生豬瘟、偽狂犬病時也會腹瀉,應與之進行鑒別。
2產房仔豬腹瀉的預防
2.1根據(jù)各場具體特點,可于母豬產前35~42天肌注豬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或輪狀病毒)二聯(lián)苗,產前21~28天肌注大腸桿菌基因四價苗,可獲得一定效果。但調查發(fā)現(xiàn),許多豬場用苗后效果都不理想,筆者建議可不用。同時按各場有關免疫程序,安排好豬瘟、偽狂犬病、口蹄疫等疫苗的注射,確保豬群有足夠免疫力。 、
2.2加強飼養(yǎng)管理,產房實行全進全出制度。豬只調出后,徹底清洗和消毒產房一切用具、天花板、門窗、能移動物品、周邊水溝,有條件的話,可將產欄鐵板翻起來清洗,注意間、縫、點多次清洗。沖洗前可噴灑有泡沫的清洗液或消毒劑(2%燒堿水溶液)再清洗,效果顯著。然后門窗緊閉,用10%福爾馬林+3%高錳酸鉀噴灑或熏蒸,空置l周后,進入待產母豬,這樣能更好清除及殺滅產房病原微生物。
2.3待產母豬進入產房前必須嚴格清洗和消毒。臨產前用0.1%高錳酸鉀水溶液清洗消毒母豬后軀及陰戶、擦洗乳房和腹部,并擠出1-2滴奶后才能讓仔豬吮吸。及時讓初生仔豬吃上初乳是防止母豬乳房炎和仔豬下痢的重要措施,尤其對頭胎母豬更重要。
2.4提高母豬健康狀況,對預防仔豬腹瀉很重要。
2.4.1母豬的飼料,要求不發(fā)霉變質、營養(yǎng)成分合理。定期檢測飼料原料、預混料的營養(yǎng)成分及質量。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如添加防霉劑及更換飼料原料或預混料,以滿足母豬生長所需。
2.4.2母豬在產前、產后l周加保健藥物。每噸飼料添加80%支原凈l25克+15%金霉素2 000克+阿莫西林250克或紐弗羅1 500克+泰樂菌素250克。
2.4.3產后24小時內,母豬肌注消炎針,可用阿莫西林油劑或得米先,防止母豬無乳、提高母仔健康狀況。
2.4.4定期給母豬驅蟲。每年3月份驅蟲l次,隔2個月加強l次,以后隔3個月驅蟲l次,每次用藥時間1周。選擇深圳英偉產蟲蠅凈,效果好,驅蟲同時可殺滅豬場蒼蠅,一舉兩得,這樣可避免因寄生蟲感染導致仔豬拉稀。
2.5給仔豬補鐵。肌注抗貧血藥物(富來血),3日齡和7日齡各注射1次,每次l~2毫升。2.6保持產房欄舍干燥衛(wèi)生、通風透氣、定期消毒,是預防仔豬腹瀉的好辦法。
2.7注重仔豬的保溫。氣溫低于28℃~30℃時,要保溫。冬春寒冷季節(jié),必須隨時注意氣溫變化,及時對仔豬進行保溫工作。
2.8對無奶吃或奶水不足的仔豬在吃過初乳后及時(最好24小時內)寄養(yǎng)到泌乳性能好的母豬代哺。
2.9對弱小的仔豬也應集中在奶水充足母豬代哺,可免致腹瀉而成為僵豬。
2.10仔豬5~7日齡調教采食。用高檔教槽料誘食,盡早讓仔豬養(yǎng)成采食飼料習慣。
2.11對無治療價值病弱仔豬,及早果斷淘汰,消滅傳染源。
3產房仔豬腹瀉的治療
集約化豬場產房仔豬腹瀉,可用以下方法治療。
3.1產房安排24小時有人在崗,采取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上班時間由飼養(yǎng)員匯報,配合獸醫(yī)監(jiān)督用藥,其余時間配備值班人員。用藥豬只打記號、做記錄。
3.2根據(jù)疾病情況及流行特點,選用廣譜的中藥制劑強普生拓(江蘇揚中產)對仔豬進行灌服,每天2次。嚴重時,母仔同服,效果更佳。
3.3用抗菌素治療,選用阿莫西林油劑、丁胺卡那霉素、鏈霉素、慶大霉素、得米先、磺恩雙殺等,在本地區(qū)都有效果,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選用,其他地區(qū)應依據(jù)藥敏試驗選用。
3.4發(fā)生病毒性腹瀉時,母豬與仔豬同時拉稀,用豬用干擾素(大連三儀產)或止痢敗毒針(江西火紅藥業(yè)產)肌注,有一定療效,同時加強飼養(yǎng)管理;也可將仔豬用消毒液擦洗后寄養(yǎng)到未發(fā)病且乳源好的母豬代哺,并注意保溫和看管,腹瀉也會好轉。
3.5對腹瀉較為嚴重的仔豬,可用口服補液鹽(普利健,華南農業(yè)大學生產)+誘食奶灌喂,同時配合治療,效果明顯。
3.6治療仔豬腹瀉期間,加強欄舍的消毒,在欄舍內撒上干燥消毒粉效果好。
3.7幾經(jīng)治療后,仔豬腹瀉仍不見好轉或反復腹瀉,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
(1)可以考慮換另一種藥物,以防耐藥。 .
(2)將仔豬換欄,原欄清洗消毒干燥。仔豬和母
豬用溫和消毒液清洗擦干再哺乳,可放消毒好的原
欄或另外干凈消毒好的欄舍。因為經(jīng)消毒、換欄,病
原減弱,腹瀉也就隨之好轉。
(3)如果母豬抗體水平低,可以將腹瀉嚴重的仔
豬,過寄給抗體水平高且泌乳性能好的母豬代哺,腹
瀉亦會停止。www.zgyz001.com
[ts]陳曉燕 于 2009-2-27 17:38 補充以下內容[/ts]
這么好的文章,排版沒排好,大家湊合看吧:)3: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