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86|回復: 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鵪鶉的養(yǎng)殖技術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9-23 20:37: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鵪鶉的養(yǎng)殖技術 -------------------------------------------------------------------------------- 一、 鵪鶉的育雛      鵪鶉各階段的劃分,國內尚無統(tǒng)一標準。根據(jù)其生理特性,大至可分為:1-15日齡為雛鶉,15-40日齡仔鶉,40日齡以后為成鶉。鵪鶉的育雛是指1-15日齡的飼養(yǎng)管理。 鵪鶉的育雛階段生長發(fā)育迅速,羽毛脫換、生長速度很快。初生重平均7-8克,1周齡時可達20-23克,平均日增重1.86克左右,料重比1.4:1左右。2周齡時可達40-42克,料重比2:1左右。其羽毛的生長是伴隨體重的增長而顯示的。一般1周齡時雛鶉體表的初級羽開始著生,主翼羽毛變粗,尾羽開始萌發(fā)。4月齡雛鶉的主翼羽毛色呈芝麻狀。10日齡的雛鶉除腹部外,全身各處不易見到胎毛。15日齡時,雛鶉的胎毛逐步變成初級羽。30日齡時,家鶉的羽毛能換成永久羽,但臉頰下頜部的羽毛要到60日齡方能長好。  ?。ㄒ唬?育雛前準備工作   育雛前準備工作主要包括:食槽、水槽及育雛室的清洗與消毒,飼料、藥物及用具準備,保溫設備及試溫。從外地購進時,還需考慮購進量及運輸設備等。其各項準備工作的具體實施可參考其它禽類。        ?。ǘ?雛鵪鶉的飼養(yǎng)管理      1、保溫。雛鵪鶉體溫調節(jié)機能不完善,對外界環(huán)境適應能力差,同時,幼雛個體很小,相對體表面積較大,散熱量較成雞多,所以雛鶉對溫度非常敏感。保溫條件比雛雞要求更為嚴格。 育雛時在頭三天內中心溫度應達到38-40℃,在第一周內逐漸降至35-33℃,第二周32-29℃,第三周為28-25℃,第四周為24-21℃。育雛器內溫度和室溫相同時,即可脫溫。室內溫度保持在20-24℃為宜。溫度掌握不僅僅依靠溫度計,更主要的是觀察雛鶉的狀態(tài),看鶉施溫。同時,還應注意天氣變化,冬季稍高些,夏季稍低些;陰雨天稍高些,晴天稍低些;晚上稍高些,白天稍低些。     ?。?、飲水。雛鶉經過長途運輸或在孵化器內呆的時間過長,增喪失不少水分,應及時供給溫水,使雛鶉恢復精神,否則會使雛鶉絨毛發(fā)脆,影響健康。長時間不供水,會使雛鶉遇水暴飲,甚至弄濕羽毛,引起受涼,產生拉稀。第一天宜飲用5%葡萄糖水溶液,第二天飲0.05%的高錳酸鉀水,以后每周飲高錳酸鉀水一次。隨著日齡的增長,飲水量增加,可改用水槽喂水。使用水槽時,上面最好加蓋網(wǎng)罩,以免雛鶉落入淹死。     ?。场⑽沽?。雛鶉生長發(fā)育迅速,所需飼料營養(yǎng)要求高。其營養(yǎng)標準可參見總論中的營養(yǎng)標準,可供參考的配方有:   配方一:飼料名稱:玉米 豆餅 魚粉 糠麩 葉粉 骨粉 所含比例:54 25 15 3.5 1.5 1.0   配方二:飲料名稱:玉米 豆餅 魚粉 麩 骨粉 所含比例:54 25 15 4.5 1.0 (配方一和配方二均需添加適量添加劑)      雛鶉一般要求24-30小時內開食。開食料采用混合飼料,也可采用玉米粉等單一料,放入飼料盤。一般均采用晝夜自由采食,須保持不斷水,不斷料。也有采用定時定量喂飼,原則上早、中、晚和夜間共4次。但應看具體情況而定。     ?。础曫B(yǎng)密度。飼養(yǎng)密度過大,會造成成活率降低,小雛生長緩慢,長勢不一;密度過小,加大育雛成本,不利保溫。因此,應合理安排飼養(yǎng)密度。每平方米面積第一周齡130只左右,第二周齡100只左右,冬季密度可適當增大,夏季則相應減少。同時,應結合鵪鶉的大小,結合分群適當調整密度。     ?。?、光照。育雛期間的合理光照,有促進生長發(fā)育的作用,光線不足,會推遲開產時間。保溫期間,一般采用24小時光照。脫溫后,光照時間也不能低于14小時。光的顏色以中間光色為宜,紅光雖使鵪鶉安靜,但性成熟略有推遲。      6、輔料。育雛器內的輔料最理想的是麻袋片,也可采用粗布片。由于剛孵出的雛鶉腿腳軟弱無力,在光滑的輔料上行走時,易造成"一"字腿,時間一長,就不會站立而殘廢。因此輔料禁用報紙或塑料。輔料3-5天后即可刪除。      7、日常管理。育雛的日常工作要細致、耐心,加強衛(wèi)生管理。經常觀察雛鶉精神狀態(tài)。按時投料、換水、清掃地面及清掃糞便,保持清潔。其日常管理包括以下幾點:     ?。ǎ保┟刻煸绯?,要觀察鵪鶉的動態(tài),如精神狀態(tài)是否良好,采食、飲水是否正常,發(fā)現(xiàn)問題,要找出原因,并立即采取措施。      (2)承糞盤每日清掃1-2次,飲水器每天清洗1-2次。     ?。ǎ常┟刻烊章浜箝_燈,掌握照明時間。     ?。ǎ矗┙洺z查育雛箱內的溫度、濕度、通風是否正常。臨睡前,一定要檢查一次溫度是否適宜。  ?。ǎ担┯^察雛鶉糞便情況,正常糞便較干燥,呈螺旋狀。糞便顏色、稀稠與飼料有關。喂魚粉多時呈黃褐色,喂青料時呈褐色且較稀,均屬正常。如發(fā)現(xiàn)糞便呈紅色、白色便須檢查。      (6)及時淘汰生長育不良的弱雛。     ?。ǎ罚┌l(fā)現(xiàn)病雛,及時隔離,死雛及時剖檢。    (8)在1周齡和2周齡時,抽樣稱重,與標準體重對照。     二、 青年種鶉的飼養(yǎng)管理      仔鶉即指15-40日齡期間的階段。這一階段生長強度大,尤以骨骼、肌肉、消化系統(tǒng)與生殖系統(tǒng)為快。其飼養(yǎng)管理的主要任務是控制其標準本重和正常的性成熟期,同時要進行嚴格的選擇及免疫工作。      (一) 青年種鶉的飼養(yǎng) 仔鶉的營養(yǎng)需要可參考總論介紹的飼養(yǎng)標準,可供參考的配方為:玉米56%、麩皮3.9%、豆餅24%、魚粉13%、干草粉1%、骨粉1.5%、食鹽0.3%、添加劑0.3%。但作為種用或蛋用鵪鶉應進行適當?shù)南拗骑曫B(yǎng),可通過控制采食量或蛋白質水平來進行,以免鵪鶉過肥,過早成熟。仔鶉這一期間增重較快,3周齡時達62克,4周齡時達84克,5周齡時109.5,6周齡時123克。料重比自第三周齡至第六周齡分別為2.7:1,3.2:1,3.6:1,4.3:1。     ?。ǘ?青年種鶉的管理 仔鶉的飼養(yǎng)期間需適當"減光",不需育雛期那長的光照時間,只須保持10-12小時的自然光照即可。在自然光照時間較長的季節(jié),甚至需要把窗戶遮上,繼續(xù)使光線保持在規(guī)定時間內。      仔鶉的飼養(yǎng)期間應定期稱重,做為限制飼料程度的根據(jù)。在40日齡時,大約已有2%的鵪鶉開產,但大多數(shù)均需在45-55日齡開產。因此在之前,必須做好各種預防、驅蟲等工作。并應及明轉群。轉群前應準備好成鶉舍、成鶉飼料等各種準備工作。轉群時動作需輕,環(huán)境需保持安靜。      一般1月齡左右的鵪鶉從外貌上可判別雌雄,可采用公母分開飼養(yǎng),除種用公鶉外,其余公鶉與質量差的母鶉均可轉入育肥籠,進行育肥上市。    三、 成鶉的飼養(yǎng)管理  成鶉一般指40日齡以后的鵪鶉,其飼養(yǎng)目的是獲得優(yōu)質高產的種蛋、種雛及食用蛋。成鶉因生產目的不同可區(qū)分為種用鶉和蛋用鶉,二者除配種技術、籠具規(guī)格、飼養(yǎng)密度、飼養(yǎng)標準等有所不同外,其它日常管理基本相似。     ?。ㄒ唬?種鶉的選擇 種鶉選擇時,要求種鶉目光有神,姿容優(yōu)美,羽毛光澤,肌肉豐滿,皮薄腹軟,頭小而圓,嘴短頸細而長。同時,對雌鶉內及公鶉各有要求:     ?。?、雌鶉。      (1)體格健壯,活潑好動,食量較大,無疾病。     ?。ǎ玻┊a蛋力強,年產蛋率蛋用鶉應達80%以上,肉用型的也應在75%以上。月產蛋量24-27枚以上者。      (3)體格大。成熟雌鶉體重130-150克為宜。腹部容積大,恥骨間有兩指寬,恥滑頂端與胸骨頂端有三指寬,產蛋力則高。這種檢查方法僅對母鶉第一產蛋年可行,母鶉年齡越大,腹沖容積越大,但其產蛋量卻越小。      選擇產蛋力時,一般不等到一年產蛋之后再行選擇,可以統(tǒng)計開產后3個月的平均產蛋率和日產蛋量,符合上述要求即可選擇。     ?。病⑿垸?。公鶉品質的好壞對后代的影響很大。要求公鶉叫聲宏亮,稍長而連續(xù)。體壯胸寬,體重在110-130克之間。選擇時主要觀察肛門,應呈深紅色,隆起,手按則出現(xiàn)白色泡沫,此是已發(fā)情,一般公鶉到50日齡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公鶉爪應能完全伸開,以免交配時滑下,影響交配,降低受精率。      (二) 公母配比及利用年限 根據(jù)育種或生產的需要,鵪鶉的公母配比有所差異??蛇x用單配(1♂:1♀)或輪配(♂1:♀4),小群配種(♂2:♀5-7),大群配種(♂10:♀30)。雄、雌配比是保證種卵受精率的關鍵措施之一。雄性的數(shù)量不足,受精率下降;雄鶉數(shù)量過多,會增加不必要的開支,甚至公鶉之間會相互爭配而干擾鶉群。      鵪鶉的利用年限,公鶉與產蛋鶉僅為一年,種母鶉則以0.5-2年不等,主要取決于產蛋量、蛋重、受精率以及經濟效益、育種價值等而定。一般情況下,第二個產蛋生物學年度的產蛋量要下降15%-20%,所以應及時補充新鶉。種母鶉由于產蛋初期的蛋重小,受精率低,而產蛋后期又因蛋殼質量下降,孵化率低,這兩個時間所產的種蛋均不列入孵化用蛋。在生產實踐中對蛋用型種鶉僅用8-10個月的采種時間;對肉型母鶉的采種時間則更短些,僅為6-8個月。     ?。ㄈ?母鶉的產蛋規(guī)律 母鶉群一般40日齡左右就開始產蛋,一般一個月以后即可達到產蛋高峰,且產蛋高峰期長。其當天產蛋時間的分布規(guī)律,產蛋時間主要集中在午后至晚上8時前,而以午后3-4時為產蛋數(shù)量最多。     ?。ㄋ模?成鶉的飼料與飼喂 產蛋鶉必須使用全價飼料,其營養(yǎng)需要要參考總論中的營養(yǎng)標準。鵪鶉對飼料的質量要求較高,尤其是對飼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質水平要求更高。據(jù)試驗,日糧中的粗蛋白質水平沒有滿足產蛋鵪鶉的營養(yǎng)需要以前,日糧粗蛋白水平從16%開始每提高1%,其產蛋率可以提高2.6%,飼料轉化率可提高4.7%。 也有報道,在飼料中適當添加酵母粉(0. 5%-1%),可以提高鵪鶉的產蛋率5%左右。在鵪鶉產蛋后期日糧中適當添加顆粒狀石灰石(顆粒直徑為2.0毫米),不但可以提高蛋殼質量,對提高產蛋率也有明顯效果。      產蛋鶉每只每天采料20-24克左右,飲水45毫升左右,排糞27克左右,但隨產蛋量、季節(jié)等因素而改變。飼料形狀有粉料、糊料、粒料等,它們各有優(yōu)缺點。據(jù)報道,在同等情況下,喂糊料組產蛋率比粉料組高出1%-2%。但糊料添加不方便,且易變質。      增加飼喂次數(shù)對產蛋率也有較大影響,即便是槽內有水,有料,也應經常勻料或添加一些新料,每天4-5次。      另據(jù)試驗,鵪鶉在產蛋期間投用痢特靈和磺胺類藥,可使產蛋率下降15%左右,這種下降需要停藥后5-10天才能恢復。因此,在產蛋期間一定要減少用藥或盡量不用,產蛋高峰期萬需如此。  ?。ㄎ澹┏声嚨墓芾?     1、舍溫。舍內的適宜溫度,是促使高產、穩(wěn)產的關鍵。一般要求控制在18-24℃之間,低于15℃時會影響產蛋,低于10℃時,則停止產蛋,過低則造成死亡。解決的辦法是增加飼養(yǎng)密度、增加保溫設備。夏天舍內溫度高于35℃時,會出現(xiàn)采食量減少,張嘴呼吸,產蛋下降。應降低飼養(yǎng)密度,增加舍內通風等。      2、光照。光照有兩個作用,一是為鵪鶉采食照明,二是通過眼睛刺激鵪鶉腦垂體,增加激素分泌,從而促進性的發(fā)能和產蛋。鵪鶉初期和產蛋高峰期光照應達15-16小時,后期可延長至17小時。光照強度以10Lux為宜。燈泡位置放置時,應注意重疊式籠子的底層籠的光照。      3、保持環(huán)境安靜。鵪鶉膽小怕驚,很容易出現(xiàn)驚群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籠內奔跑、跳躍和起飛。如飼養(yǎng)員工作時動作過于粗暴,過往車輛及陌生人的接近等都會引起驚群、產蛋率下降及畸形蛋增加。   據(jù)報道,有人曾把鵪鶉放入籠外,然后再抓進去作為一種應激,發(fā)現(xiàn)這種應激導致鵪鶉產蛋率下降,而且恢復較慢,需5-15天。     ?。础⑷粘9芾?。飼養(yǎng)產蛋鶉日常工作應包括清潔衛(wèi)生和日常記錄。食槽、水槽每天清洗一次,每天清糞1-2次。門口設消毒池,舍內應有消毒盆。防止鼠、鳥等的侵擾,日常記錄應包括舍鶉數(shù)、產蛋數(shù)、采食量、死亡數(shù)、淘汰數(shù)、天氣情況、值班人員等。      四、 肉用鶉的飼養(yǎng)管理 肉用鶉是指供肉食之用的鵪鶉,它主要包括肉用型的仔鶉,肉用與蛋用雜交的仔鶉,甚至包括需要肥育上市的蛋用鶉。肉用鶉飼養(yǎng)管理的主要任務是獲得最佳的增重飼料報酬,以期獲得最好的經濟效益。     ?。ㄒ唬?合理飼喂 肉用鶉在前三周一般采用育雛期間的飼料營養(yǎng),后期應適當增加能量含量。一般為自由采食,自由飲水。飼料更換時,為了做到飼料變化合理及不致對生長引起短暫的影響,最好在更換時前三天喂兩份育雛料、一份育成料的混合料,然后在另外三天再飼喂一份育雛料、兩份育肥料,最后過渡到育肥料。野生鵪鶉的脂肪無色素而呈淡白色,但其脂肪顏色易受飼料影響而變成黃色脂肪。據(jù)報道,可通過飼料添加自然色素或合成色素來改變鵪鶉脂肪顏色以迎合市場需要。     ?。ǘ?合理溫度、光照、密度 肉用鵪鶉的保溫與育雛鶉的保溫相似,主要是"看鶉施溫"。溫度過低,會增加采食,降低飼料報酬。肉用鶉的光照宜采用暗光,光線太強易產生啄癖、驚群等現(xiàn)象。飼養(yǎng)密度可適當比種用、蛋用鶉略高。     ?。ㄈ?合理分群 肉用鶉一般都采用公母分群飼養(yǎng)。如果初生時難以鑒別,1月齡后仍需按公母、大小、強弱分群飼養(yǎng)育肥。公母同籠飼養(yǎng)公產生交尾現(xiàn)象,引起騷動。分群飼養(yǎng)還能提高上市時的整齊度,降低殘次率,提高料重比。
中國畜牧人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qiuhao521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07-9-25 16:31:08 | 只看該作者
說的很詳細
板凳
發(fā)表于 2008-3-8 15:23:21 | 只看該作者
我感覺畜牧人網(wǎng)站商業(yè)氣息有些太濃了,很多都是一些皮毛的東西,一到關鍵的東西就很保守了,希望能夠在開發(fā)一些,很多人人自稱俠客,但也就是擺架勢而已,不務實,架子大 ,給人感覺學習的氣氛不濃厚,希望以后有些改觀
地毯
發(fā)表于 2008-4-15 08:42:56 | 只看該作者
有商業(yè)氣息,才會有活力
5
發(fā)表于 2008-4-15 09:20:49 | 只看該作者
感謝樓主,好好學習! 最好弄些鵪鶉的營養(yǎng)標準,新的,再謝!
6
發(fā)表于 2008-11-13 22:33:5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樓主 320302 的帖子

好東西,自然要認真學的@@0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3 07:5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