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防治
- 中藥治療犢牛腹瀉
-
犢牛腹瀉是養(yǎng)牛場(戶)在犢牛養(yǎng)殖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一般發(fā)生該病的犢牛多在5月齡以內,其中以1月齡內的犢牛發(fā)病率較高。
-
分類: 2012-10-11 10:40
- 犢牛肺炎的防治
-
肺炎是附帶有嚴重呼吸障礙的肺部炎癥性疾患。初生至2月齡的犢牛較多發(fā)生。主要原因是管理不當,導致病菌感染所致,危害較大。
-
分類: 2012-10-11 10:39
- 減少奶牛代謝疾病和傳染性疾病
-
由于已認識到對高產奶牛惡性循環(huán)早期干預的重要性,大量的代謝促進劑和滋補劑應用于奶牛市場,以滿足奶牛能量代謝與電解質動態(tài)平衡的營養(yǎng)需要和維持經營策略。
-
分類: 2012-9-21 15:50
- 奶牛蹄病及保健
-
蹄病為奶牛蹄的病理變化過程,包括蹄病和蹄變形。蹄變形指蹄的形狀發(fā)生改變,蹄病指蹄已發(fā)生病理變化,臨床表現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蹄變形是蹄病的基礎,臨床表現出蹄病。
-
分類: 2011-6-29 14:16
- 修蹄防治奶牛蹄病
-
蹄病是奶牛最常發(fā)生的四大疾病之一,在蹄病中,以腐蹄病和蹄變形最為常見。修蹄則能有效防治奶牛蹄病,保護奶牛健康。傳統(tǒng)修蹄主要是利用修蹄刀等工具進行牛蹄修整,目前有些地方還使用“電刨子”等工具進行修蹄。
-
分類: 2011-6-29 14:13
- 奶牛蹄病修蹄方法
-
奶牛蹄病是奶牛最常發(fā)生的四大疾病之一,由于各個養(yǎng)殖場的具體情況不同,蹄病的發(fā)病率也不同,有些養(yǎng)殖場發(fā)病率高達40%,不但影響了奶牛的正常生活,而且還會導致奶牛生產性能下降,如果處理不當,甚至會導致奶牛淘汰 ...
-
分類: 2011-6-29 14:12
- 奶牛蹄病的治療方法
-
治療牛蹄葉炎采用的“五步療法”即洗、削、挖、敷、包,就是將患牛固定于六柱欄內,用1%的高錳酸鉀溶液將患蹄清洗干凈,整修削平蹄底,將腐爛的腔洞擴創(chuàng)成反漏斗形,讓其流出鮮血,而后用高錳酸鉀填塞創(chuàng)腔止血, ...
-
分類: 2011-6-29 14:11
- 奶牛蹄病原因及防治
-
牛舍潮濕、環(huán)境差,地面堅硬,運動場凹凸不平、長年積水,有尖銳物或有堅硬的棱角,很容易引發(fā)蹄病。日糧中缺鋅,影響蹄角化過程,容易發(fā)生腐蹄病。此外,蹄部感染壞死梭菌引起腐蹄病。
-
分類: 2011-6-29 14:08
- 奶牛熱應激及其防治措施
-
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夏季氣溫較高,持續(xù)時間較長,奶牛的熱應激反應時常發(fā)生,嚴重影響著生產效益,因而受到養(yǎng)牛界的普遍關注和重視。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夏季熱應激對奶牛的影響,對保證奶牛高產、穩(wěn)產具有重要經濟意 ...
-
分類: 2011-6-27 14:21
- 奶牛熱應激及其防治措施
-
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夏季氣溫較高,持續(xù)時間較長,奶牛的熱應激反應時常發(fā)生,嚴重影響著生產效益,因而受到養(yǎng)牛界的普遍關注和重視。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夏季熱應激對奶牛的影響,對保證奶牛高產、穩(wěn)產具有重要經濟意 ...
-
分類: 2011-6-27 14:19
- 牛的反芻特點
-
牛在采食時,飼料一般不經充分咀嚼,就匆匆吞咽進入瘤胃,通常在休息時返回到口腔再仔細咀嚼,這種獨特的消化活動,稱為反芻。反芻可分四個階段,即逆嘔(食物自胃返回口腔的過程)、再咀嚼、再混合唾液和再吞咽。
-
分類: 2011-6-27 13:30
- 奶牛健康勤觀察 有病用藥有原則
-
健康的奶牛有旺盛的食欲,吃草料的速度也較快,吃飽后開始反芻,在草料新鮮無霉變的情況下,如果發(fā)現奶牛對草料只是嗅嗅,不愿吃或吃的少,即是有病的表現。
-
分類: 2011-6-23 10:58
- 奶牛發(fā)生流產的原因
-
據調查,奶牛發(fā)生流產大多數為普遍性流產。普遍性流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營養(yǎng)性流產:許多農戶對奶牛實行粗放式飼養(yǎng),特別是在奶牛干奶期實行粗放式飼養(yǎng),結果造成母牛瘦弱,胎兒得不到足夠的營養(yǎng) ...
-
分類: 2011-6-7 13:21
- 奶牛流產原因分析
-
在日常管理中,嚴禁對孕牛粗暴鞭打、急速驅趕或讓其跨溝越坎等,以防奶牛因動作幅度過大而引起流產。
-
分類: 2011-5-23 16:26
- 乳房炎的預防方案
-
總的來說,上海牛群保健工作做得比較好,但最大的問題是營養(yǎng)、乳房炎、其次是肢蹄病。
-
分類: 2011-5-16 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