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味精的由來
[打印本頁]
作者:
龍城飛將
時間:
2010-12-3 16:03
標題:
味精的由來
日本東京大學有一位教授,名叫池田菊苗,是一位化學家。1908年盛夏的一個晚上,池田回到家里,與妻子一道用餐。忽然,他將目光停在了黃瓜湯上。“今天這碗湯怎么這樣鮮!”“湯里除了海帶和黃瓜,沒有別的東西了嗎?”池田問妻子?!笆茄?!”妻子回答,“這海帶里面一定有什么奧妙!”池田自言自語地說道。
從這天起,池田教授仔細地研究海帶的化學成分。半年以后,他從海帶里提取出一種叫谷氨酸鈉的物質。正是谷氨酸鈉大大提高了菜肴的鮮味。于是,池田用谷氨酸鈉制成了一種鮮味劑,給它取名為“味之素”,并取得專利。
20世紀初,中國工程師吳蘊初對味之素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就買了一瓶。很快,他化驗出味之素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于是想造出中國的味之素來。經(jīng)過一年的努力,他終于提煉出10克白粉似的結晶,其味道與日本的味之素一樣。吳蘊初想:“最香的叫香精,最甜的稱糖精,那么,最鮮的東西,不妨取名為‘味精’”。這就是味精的由來。
作者:
龍城飛將
時間:
2010-12-3 16:06
味精是調(diào)味料的一種,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要注意的是如果在100℃以上的高溫中使用味精,鮮味劑谷氨酸鈉會轉變?yōu)閷θ梭w有致癌性的焦谷氨酸鈉。還有如果在堿性環(huán)境中,味精會起化學反應產(chǎn)生一種叫谷氨酸二鈉的物質。所以要適當?shù)厥褂煤痛娣拧?
谷氨酸鈉是一種氨基酸谷氨酸的鈉鹽。是一種無嗅無色的晶體,在232℃時解體熔化。谷氨酸鈉的水溶性很好,在100毫升水中可以溶解74克谷氨酸鈉。
我國味精目前有四種規(guī)格,即按含有谷氨酸鈉純度可分為99%、95%、90%、80%這四種規(guī)格。除99%以外,其他三種分別加5%、10%、20%食鹽,有白色柱狀結晶型和白色結晶性粉末狀。
加了食鹽的味精容易吸潮,注意放干燥處。
其發(fā)展大致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866年德國人H·Ritthasen博士從面筋中分離到氨基酸,他們稱谷氨酸,根據(jù)原料定名為麩酸或谷氨酸(因為面筋是從小麥里提取出來的)。1908年日本東京大學池田菊苗試驗,從海帶中分離到L—谷氨酸結晶體,這個結晶體和從蛋白質水解得到的L—谷氨酸是同樣的物質,而且都是有鮮味的。
第二階段:以面筋或大豆粕為原料通過用酸水解的方法生產(chǎn)味精,在1965年以前是用這種方法生產(chǎn)的。這個方法消耗大,成本高,勞動強度大,對設備要求高,需耐酸設備。
第三階段:隨著科學的進步及生物技術的發(fā)展,使味精生產(chǎn)發(fā)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自1965年以后我國味精廠都采用以糧食為原料(玉米淀粉、大米、小麥淀粉、甘薯淀粉)通過微生物發(fā)酵、提取、精制而得到符合國家標準的谷氨酸鈉,為市場上增加了一種安全又富有營養(yǎng)的調(diào)味品,用了它以后使菜肴更加鮮美可口。
人們對味精的認識不斷深入提高,對它的營養(yǎng)價值、安全性及如何正確使用都有了普遍的了解。但是至今還有一部分人不甚了解,所以要不斷宣傳。
1949年味精產(chǎn)量500噸;1965年人均3克,1980年人均27克,1989年達到160克,比1965年增加52倍,1993年人均達到350克,1999年味精產(chǎn)量65萬噸,人均達到540克。2002年味精產(chǎn)量達到100萬噸,居世界第一位。
生產(chǎn)的發(fā)展以及人們消費量的增長,可以說味精在人們生活中已經(jīng)成為不可缺少的鮮味物質,因此有的人說,味精越吃越多,做菜時不加味精顯得菜沒有味道。
首先談談味精的營養(yǎng)價值,在味精沒有工業(yè)化生產(chǎn)以前,人們攝取鮮味物質完全靠動植物本身所含有的L—谷氨酸和5’—肌苷酸、5’—鳥苷酸,但是動物類型不一樣,含量也就不一樣,如100克牛奶中含蛋白質結合型谷氨酸鹽0.65克,含游離型谷氨酸鹽0.001克;100克番茄中含蛋白質結合型谷氨酸鹽0.6克,游離型谷氨酸鹽0.246克。
谷氨酸存在于人體各器官和組織中,存在于多種動植物食品中,哪里有蛋白質,哪里就有谷氨酸鹽的存在,因為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組成的,足見谷氨酸的作用及營養(yǎng)價值。
作者:
liamou
時間:
2010-12-6 09:24
現(xiàn)在應用味精的應該很少了吧??
作者:
綠里奇跡
時間:
2011-3-30 17:10
味精應用在甜味劑產(chǎn)品中,能改善糖精鈉的后苦味。
作者:
綠里奇跡
時間:
2011-3-30 17:12
回復
liamou
的帖子
味精應用在甜味劑產(chǎn)品中,能改善糖精鈉的后苦味。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livemosquitofre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