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謹防天然毒素中毒
[打印本頁]
作者:
gaopf767
時間:
2009-12-5 13:20
標題:
謹防天然毒素中毒
謹防天然毒素中毒
在自然界中,一些動植物本身含有天然有毒成分,這些有毒物質被人食用后引起的中毒,近年已有不斷上升趨勢,諸如河豚中毒、毒蘑菇中毒、豆角中毒、貝、螺類等中毒。中毒輕者會對身體造成嚴重損害,重者則不治身亡。
自然界中有毒的動植物種類很多,所含的有毒成分復雜,我們應嚴防引起中毒的常見有毒動植物品種主要是:
1、河豚毒素:
河豚魚是一種味道鮮美但含有劇毒物質的魚類,是一種無鱗魚,在海水、淡水中都能生活。河豚毒素是河豚魚所含有毒成分,河豚的肝、脾、腎、卵巢、卵子、睪丸、皮膚以及血液,眼球都含有河豚毒素,其中以卵巢最毒,肝臟次之。每年春季2-5月為河豚魚的生殖產(chǎn)卵期,此時含毒最多,因此春季易發(fā)生中毒。一般食后10分鐘至3小時發(fā)病,嚴重者10-30分鐘死亡。由于河豚毒素耐熱,一般要120℃,60分鐘才可破壞,一般家庭烹飪方法難將毒素去除,因此,最有效的嚴防方法,就是禁止出售和將河豚魚集中處理。
2、雪卡毒素:是食用貝類如蛤類、螺類、牡蠣等引起,中毒特點為神經(jīng)麻痹、故稱為麻痹性貝類中毒。雪卡毒素為神經(jīng)毒素,主要作用為阻斷神經(jīng)傳導,對人的經(jīng)口致死量為0.54-0.9mg。貝類之所以具有毒性與海水中藻類有關,當貝類食入有毒藻類如膝溝藻科的藻類后,其所含有毒物質即進入貝體內,此毒素在貝體內呈結合狀態(tài),對貝類本身沒有危害,但人食入這種貝后,毒素可迅速從貝肉中釋放出來,致使人中毒。貝類中毒的發(fā)生往往與海水域中大量藻類繁殖,集結成所謂“赤潮”有關。嚴防的方法:主要是應進行預防性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存在有毒藻類或按標準測定毒素量(美國規(guī)定貝類、雪卡毒素最高允許量不得超過80ug/100g),及時防止出售有毒貝類,并禁止食用。
3、毒蕈毒素:蕈類又稱蘑菇,毒蕈或稱毒蘑菇,是指食后可引起中毒的蕈類。毒蕈在我國有100多種,對人生命安全有威脅的有20多種,其劇毒致死的不到10種,主要存在的毒蕈毒素有胃腸毒素、神經(jīng)精神毒素、血液毒素、原漿毒素、肝腎毒素等,一種毒蘑菇可含多種毒素,中毒癥狀也常表現(xiàn)很復雜,常是一個系統(tǒng)的癥狀為主,兼有其他癥狀,搶救不及時也易死亡。由于人們缺乏識別有毒與無毒蘑菇經(jīng)驗,通常都誤將有毒蘑菇采摘食用造成中毒。嚴防方法:主要在如春夏季易有野蘑菇生長的時期,應及時宣傳切勿食用,毫無識別經(jīng)驗者則應嚴禁采摘蘑菇食用。
4、龍葵堿:主要是發(fā)芽馬鈴薯,其幼芽和芽眼部分的龍葵堿含量激增,人食后可引起中毒。所以要嚴防發(fā)生中毒。一是馬鈴薯可低溫貯藏,防止發(fā)芽。二是不吃生芽過多、黑綠色的馬鈴薯。三是生芽少的應削去生芽部分,水浸泡后,在烹調時加少量醋,在破壞龍葵堿后,才可食用。
5、皂甙等毒素:豆角因地域不同又稱為蕓豆、菜豆、梅豆角、四季豆等。通常烹調不當會造成中毒。一般認為豆角中所含皂甙和紅細胞凝集素人食后可造成凝血作用,主要中毒原因是烹調不當造成的。只要充分煮熟、煮透,充分加熱就可破壞其毒素,就可預防中毒發(fā)生。
6、氰苷:氰苷是杏仁、苦桃仁、枇杷仁、李子仁和木薯的有毒成分,是一種含有氰基的苷類,可在酶和酸的作用下釋放出氫氰酸,迅速被粘膜吸收進入血液引起中毒。如苦杏仁苷為劇毒,對人的最少致死量為0.4~1mg/kg體重,約相當于1~3粒苦杏仁,當然產(chǎn)地不同毒性也不同。預防方法:一是宣傳教育不能生吃苦杏仁或各種核仁;二是要加熱,水解可形成氫氰酸后揮發(fā)除去;三是如木薯所含氰苷多在皮內,故食用鮮木薯應去皮加水浸泡二天,蒸煮后才可食用。
上述幾種只是最常見的,也是經(jīng)常引起中毒的天然毒素,此外還有棉酚、生豆?jié){等,這里不再累述。天然毒素的動植物引起的中毒的特點是:季節(jié)性區(qū)域較明顯,與動植物的分布、生長、采摘捕撈和飲食習慣有關,散發(fā)性、偶然性大,中毒潛伏期短,大多數(shù)在數(shù)分鐘至十多小時,很少超過一天發(fā)病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高,預后也不好。例如當前就是河豚魚最毒季節(jié)(2~5月)沿海各地都是重點多發(fā)地區(qū),為了保障人們生命安全,做好嚴防天然毒素中毒,刻不容緩。
朋友,希望對你的健康有所幫助,讓更多的朋友看到并且受益!祝你健康、快樂、成功!
作者:
awang
時間:
2009-12-11 09:49
所以,天然并非無毒,不要相信那些所謂純天然的鬼把戲
作者:
sjhy620926
時間:
2009-12-12 21:51
日常生活要注意了。
作者:
jk8341444
時間:
2009-12-27 21:17
非常不錯的資料!~不錯
5、皂甙等毒素:
豆角
因地域不同又稱為蕓豆、
菜豆
、梅豆角、四季豆等。通常烹調不當會造成中毒。一般認為豆角中所含皂甙和紅細胞凝集素人食后可造成凝血作用,主要中毒原因是烹調不當造成的。只要充分煮熟、煮透,充分加熱就可破壞其毒素,就可預防中毒發(fā)生。
作者:
tbz
時間:
2009-12-27 21:44
還有三葉草,豬大量采食之后會發(fā)生光敏
作者:
rq165531343
時間:
2010-1-25 12:56
比如真菌毒素類的
黃曲霉B1 伏馬毒素 嘔吐毒素 等
作者:
smilechen
時間:
2010-1-26 14:40
回復
6#
rq165531343
黃曲霉毒素可是劇毒的哦,比樓主說的那個可厲害,而且防不勝防
作者:
rq165531343
時間:
2010-1-26 14:44
我是看過一些報道 描述的 黃曲霉B1是強致癌物
比砒霜的毒性大很多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livemosquitofre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