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沒養(yǎng)好,很多情況下不是我們的管理做的不好,也不是防疫工作不到位 。而是我們工作的側重點發(fā)生了根本上的偏差。 1.豬場的硬件水平如圈舍、生產設施、品種等決定豬場生產水平的上限;管理決定豬場生產水平的下限。 2. 豬場的效益往往在豬場設計、建造時就已經決定了。豬場的圈舍和設施是豬場效益的保障。 3. 管理可以提升豬場的生產水平,但是僅僅依靠管理的提升水平有限,無法最大化。 4.母豬群(公豬)無特定病原體,是豬場健康水平的基礎。 5.母豬群的生產水平是淘汰出來的(主動淘汰)。 6.引種時隔離觀察,杜絕引入非健康母豬(公豬);及時淘汰低產、非健康母豬,可以得到無特定病原體 的豬群,而防疫和治療無法做到。 7.如果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疫病的研究和治療,豬場的生產成績只會越來越差。 8. 對于豬場的病豬的治療,應建立在評估是否有治療價值的基礎上。主動淘汰的損失往往更小。 9.大多數豬場所免疫的疫苗多了而不是少了。 10.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疫苗的普免是可行的。 11.豬場疫病的爆發(fā)是病原體和致病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病原體往往無孔不入、無處不在、無法琢磨,所以,相對來說控制致病條件的可操作性更好,邊際效益更高。 12.豬舍溫度的相關描述是非常詳盡的,但多數不準確,基本偏高。 13.實測溫度和體感溫度有很大的偏差;同樣是20度的產房,夏天可以穿背心短褲,冬天則不行。 14.豬場的熱源選項中,電能供熱是最穩(wěn)定的。收集豬只自身的體溫供熱,是最經濟最低碳的。 15.豬舍內外溫度的交換量決定豬場熱源的成本。圈舍的保溫是關鍵。 16.除了產房和保育舍。只要把圈舍的保溫做好,其他階段豬只無需熱源,僅靠收集豬只自身的溫度,足夠補充通風換氣造成的溫度損失。 17.與產房溫度低相比較,產房溫度過高、通風不足往往也是造成仔豬腹瀉的重要原因。 18.豬舍溫度不能建立在犧牲豬舍通風的基礎上。否則顧此失彼。 19.豬舍主動通風所產生的巨大效益,被大多數人忽視。 20.正常情況下的通風量和生產成績成正比。 21.豬舍的自然通風不能滿足豬只需求,因此,通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豬只的生產水平和發(fā)病率。 22.安裝風機主動通風換氣,是現(xiàn)階段豬場投資最小,見效最顯著的改善措施。 23.產房母豬的采食量受溫度、通風量、飼喂方式、品種等因素的影響。而不僅僅是飼料。 24.哺乳母豬采食量的潛力巨大,采食量不足是母豬生產水平的重要制約性因素。 25.妊娠母豬全程限位欄中飼喂的生產成績有限。建議妊娠中后期使用半限位欄。 26.半限位欄即滿足了母豬群居的心理需求,又實現(xiàn)了個體飼喂;保證了群體的均勻度,又提高了個體的運動量。是快速提高母豬生產水平的有效途徑。 27.品種對豬場生產水平的影響可視、可衡量,絕對不容忽視。 28.豬場最大的浪費是低素質員工的浪費。盡管提高薪酬水平并不能提高員工素質,但可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質員工。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5 18:2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