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腔吸蟲病是由矛形雙腔吸蟲所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常和片形吸蟲混合感染。主要發(fā)生于牛、羊、駱駝等反芻動物,其病理特征是慢性卡他性膽管炎及膽囊炎。 (一)病原 矛形雙腔吸蟲比片形吸蟲小,色棕紅,扁平而透明;前端尖細,后端較鈍,因呈矛形而得名。蟲體長5—15毫米,寬L5--2.5毫米。矛形雙腔吸蟲在發(fā)育過程中需要兩個中間宿主,第一中間宿主為多種陸地螺(包括蝸牛),第二中間宿主為螞蟻。當易感反芻獸吃草時,食入含有囊蚴的螞蟻而感染,幼蟲在腸道脫囊,幼蟲在腸道脫囊,由十二指腸經(jīng)總膽管到達膽管和膽囊,在此發(fā)育為成蟲。 (二)癥狀 雙腔吸蟲病常流行于潮濕的放牧場所,無特異性臨床表現(xiàn)。疾病后期可出現(xiàn)可視黏膜黃染,消化功能紊亂,從而出現(xiàn)腹瀉或便秘,病牛逐漸消瘦,皮下水腫,最后因體質(zhì)衰竭而死亡。 (三)診斷 取糞便做蟲卵檢查。其病理診斷要點為: ?、倌懝芎湍懩抑つたㄋ匝装Y,嚴重時肝臟邊緣出蟖硬變; ?、谇虚_膽管時可見到蟲體和膽汁。 (四)防治 預防矛形雙腔吸蟲的原則是對患畜驅(qū)蟲,消滅中間宿主螺類井避免牛吞食含有螞蟻的飼料。治療該病常選用的藥物有: ?、龠拎疵壳Э梭w重50毫克一次口服; ?、诤郑疵壳Э梭w重30-40毫克一次口服; ?、哿葘Χ妆?血防—846),按每千克體重300毫克一次口服; ?、茑绫竭?,按每千克體重150—200毫克,一次口服。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6 21:3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